紫鹅绒栽培管理

发布时间:2021-03-11 10:50 点击次数: 100

紫鹅绒

紫鹅绒

花卉名称:紫鹅绒

学名:Gynuraaurantiana

别名:紫绒三七、天鹅绒三七、土三七、橙黄土三七、红凤菊

科属:菊科,三七草属

紫鹅绒(学名:Gynuraaurantiana)又名:紫绒三七、天鹅绒三七等,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茎粗壮多枝。叶对生,长卵形。叶缘具有较粗的重锯齿。因茎叶密披状如鹅绒的紫红色细毛而得名。紫鹅绒才其长满如天鹅绒状茸毛的叶片而著称,通常用于盆栽或吊盆种植,用作较明亮的书房、客厅、窗台等场所美化绿化装饰。紫鹅绒的叶色不呈紫色而呈绿色,是光照不足引起的。

紫鹅绒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,茎粗壮多枝。叶对生,长卵形。叶缘具有较粗的重锯齿。因茎叶密披状如鹅绒的紫红色细毛而得名。紫鹅绒色泽鲜艳美丽高雅,为居室养花的优良花卉种类。紫鹅绒才其长满如天鹅绒状茸毛的叶片而著称,是美丽的观叶植物,它给人以轻松、柔和之美感,通常用于盆栽或吊盆种植,用作较明亮的书房、客厅、窗台等场所美化绿化装饰。

形态特征

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分枝,蔓生状。茎多汁,幼时直立,长大后下垂或匍匐蔓生。茎叶密被紫红色绒毛。叶对生,卵形或广椭圆形,叶长8~15厘米,宽4-5厘米;叶缘有较粗的复锯齿,叶端急尖,叶脉掌状明显。幼叶呈紫红色,长大后呈深绿色,整个植株密被紫红色的茸毛。在观叶植物中很有特色。花为头状花序,腋生,呈黄色或橙黄色,有时会散发出令人不悦的异味,所以常将花蕾摘掉;花期4-5月。

产地:原产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的热带地区。

习性:喜温暖、湿润、光照充足的半阴湿及通风环境,忌阳光直射,耐寒性不强。生长适温为18-25℃,越冬温度8℃左右。

扦插繁殖

扦插基质: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、泥碳土等材料。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,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;用中粗河砂也行,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。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,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。扦插枝条的选择

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。把茎杆剪成5~8公分长一段,每段带三个以上的叶节,也可用顶梢做插穗。

扦插后的管理

温度: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℃~25℃,低于18℃,插穗生根困难、缓慢;高于25℃,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,并且温度越高,腐烂的比例越大。扦插后遇到低温时,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;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,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,要遮去阳光的50~80%,同时,给插穗进行喷雾,每天3~5次,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,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,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。

湿度

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~85%。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,每天1~3次,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,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。但过度地喷雾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,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。

光照

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强,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,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于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~80%。

上盆

小苗装盆时,先在盆底放入2~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,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,厚度约为1~2公分,再盖上一层基质,厚约1~2公分,然后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,避免烧根。

盆用的基质: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:菜园土:炉渣=3:1;或者园土:中粗河沙:锯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叶土中的一种。或者草炭+珍珠岩+陶粒=2份+2份+1份;菜园土+炉渣=3份+1份;草炭+炉渣+陶粒=2份+2份+1份;锯末+蛭石+中粗河沙=2份+2份+1份。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,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。

湿度管理

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,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~75%。

温度管理

最适生长温度为18℃~30℃,忌寒冷霜冻,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℃以上,在冬季气温降到4℃以下进入休眠状态,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℃时,会因冻伤而死亡。